第一百九十章 不见壮烈(3/5)
响。绝大部分人,不会在意战争中齐军动用了多少力量,也懒得去想秋杀军直接以军阵之力强攻是什么程度的损耗……人们只会注意到,大夏岷王都守不住剑锋山,一天都守不住!这会给夏国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心理阴影,制造多么浓重的恐惧?若单纯以战事利益得失来衡量,其实很难说今天的剑锋山之战是占便宜了,很难说半个月的时间,和百艘棘舟消耗的海量元石、秋杀军进入暂时的休整,到底哪个是比较重的代价。但对曹皆来说,这一战夏国所承受的损失,还且等后看!曹皆果断下了重注,这一战打的岂是眼前?虞礼阳当然也看得到这一点,但是相对于对夏国军人士气的打击,一位真君的损失,是夏国更不能承受的。曹皆今日好像是改变了风格在冒险,颇有孤注一掷的架势,但下的其实还是必胜的棋!在看到虞礼阳的第一时间,他就算明白了战争的结果,于是毫不犹豫下注!下注!下注!在百艘棘舟齐发,剑锋山防线千疮百孔的那一刻,虞礼阳就注定要吃亏了。唯一的悬念,只在于两害相权,他会如何选择……甚至于这也并不是悬念。因为谁都知道,要“取其轻!”…………“降者免死!”一队队郡兵在将官带领下飞上剑锋山,随行旗官举旗大喊。在剑锋山蜿蜒的山路上,一队又一队的夏国军士投降跪倒,解兵解甲。此山固险也。此军固雄。但此刻负隅顽抗的夏军并不多。毕竟他们大夏神武年代的传奇、国势复兴的代表人物,堂堂衍道强者,岷王虞礼阳!都一言不发地逃走了……谁还能比岷王更强,更有勇力?身外山犹在,心中山已倒。如此,也免了一场屠杀!军中有名张泰者,是齐国凤仙郡人士,与曾经显赫一时的那个“张”并无关系。或许几百年前能有些血缘?谁知道呢!反正凤仙张氏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哭祠事件后,礼部已经正式宣告九返侯绝嗣。陪武帝建立复国武勋,与大齐分享荣光的一代名门,就此烟消云散。徒有史书一笔,以供后人凭吊。除九返侯那一脉之外,凤仙郡也并没有什么别的显赫世家。张泰本人的家境很一般,也就是三餐都吃得上饭,不会饿死——在齐国,只要人不懒惰,四肢健全,就不会没有饭吃。他十六岁就从了军,因为吃苦耐劳、敢打敢拼,体魄虽不很合格,却也慢慢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为凤仙郡郡兵,拱卫桑梓。五年前的军中拔选,他没能选进九卒,但因为在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