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没有人,比朕,更懂抄家!(2/7)
朱祁钰笑着问道:「真的受不住?」
「受不住。「冉思娘不住的摇头又点头。「走了。」朱祁钰扎好了腰带,不再揶揄。冉思娘也没起床,声音甜的有些发腻的说道:「恭送陛下。」
冉思娘到底能不能撑得住?冉思娘到底是不是在示弱以满足皇帝陛下作为男人都有的虚荣心来争宠?朱祁钰并不知道,也不打算深究,可冉思娘是知道的,她一直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起床,这腰眼依旧是酸的,有时候冉思娘都怀疑陛下是属驴的。
廷议的事儿很多。
重开西域,关于西域行都司的若干问题,吵了一年有余,终于接近了尾声,在大明取得了第一次北伐大捷之后,重开西域、西域行都司才完成了实质性的进展。
工部尚书王卺俯首说道:「工部勘测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工部拿出了一个草案,请陛下预览。」
草案不过两页,朱祁钰很快便看完了,工部拿出的草案虽然薄但是绝对没有忽悠陛下的意思,极其精简,没有那么多的引经据典,更没有长篇累牍的废话,只说事,方方面面考虑周全。
「做的很好,可惜,清威王没看到。」朱祁钰略微有些遗憾的说道,这大约是陈懋走的时候唯一的遗憾,没能看到入交趾驰道的方案,更没有看到入交趾驰道通车的那一天。
朱祁钰将
手中的草案递给了在一侧听政的太子朱见澄说道:「太子,你拿去,过年时候,让清威王看看。」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朱祁钰并没有对朱见澄有任何的不满,不在文华殿、奉天殿这些地方,朱祁钰都叫澄儿,一个太过于聪慧、太过于机敏、太过于有主见的太子,对国朝稳定而言,并不是好事,太子不是那么好当的,在死亡边缘试探的太子,和皇帝的关系是先君臣后父子,这里面的分寸,很难把握。
朱见澄并没有让朱祁钰有任何不满的地方,这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恰到好处。
「儿臣遵旨。」朱见澄接过了草案,郑重的放在了自己的夹带里,他逐渐发现了做太子的一些门道,那就是父亲吩咐的事儿一定要做好,父亲没吩咐的事儿,什么都不做,是一种智慧,
可有些时候,什么都不做,是一种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