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抄家一二事儿(5/7)
查,比如查账,比如探查银路,这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需要在实战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方能大成。
李宾言最后总结性的说道:「胡少师训诫某,跟某说了一番话:说这自古以来,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他们手里才有几个银钱?榨干了能榨出几滴油来?榨着榨着把最多的、种田的庄稼汉逼反了,那便是气数已尽的时候了。」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若不是他要弄井田法,把这百姓逼到了绝路上,这绿林赤眉闹起来,新朝气数哪里能只有短短十四年?这东汉末年,若非这黄巾军搅动天下,这东汉天下还是刘氏天下。,
「别说这行商的,势要豪右们想造反,都不可能成,这几千年来,就是这藩王起事能成事儿,不过靖难一役耳,燕府一家也。,
就这一个燕府靖难,那还是建文君配合的好,但凡建文君配合的差点,燕府想夺天下,也是不大可能的事儿,兵推棋盘上,大明皇帝手持太子府,不用兴安出手,都能把料敌于先的于谦、疲兵再战的石亨打的溃不成军。
在地方就说地方事儿,地方抄家最大的顾忌就是把人逼反了,没法向朝廷交待,可事实上,李宾言抄了这么些年,也没见哪个势要豪右之家,敢造反的。
抄家顶多是首恶被拿去了脑袋,这造反,可是全家所有人的脑袋。
西汉时,从汉高祖起,一百多年迁豪户守陵,一茬一茬的割,也没见哪个势要豪右之家敢造反的。
李宾言带着一众缇骑们抄家,在日暮时分,便把事情处理的干干净净,让苏州地方官员,叹为观止能做到李宾言这么干净利索,甚至只有李宾言这一半的功力,还愁没有圣眷?
该人家李宾言圣眷在隆,这谈笑间,就把抄家这么大的事儿,办的利利索索。
「李某这便告辞了。」李宾言看着日头,笑着说道:「诸位留步,不必远送。」
「李巡抚,这都日暮了,要不就留在吴塔,某也尽地主之谊,顺便再讨教一二。」周忠达惊讶无比,这上官都到地界了,就是不捞那么多的油水,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周忠达都做好大出血的准备了,那连扬州花魁的画船都打了招呼,哪成想,这么晚了,李宾言居然还要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