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和林,国家兴王地(2/7)
等模样。」
「高皇帝、文皇帝为何矢志不渝的北伐,而且一次又一次,一共历经了十三次之多?「
一个拿着乞丐碗当了皇帝的人,在军事行动失败后,承担了许多的后果,但是最终,还是高皇帝赢了,大明赢了,北元亡了。
可是岭北之战的惨败,仍然是一道伤疤,到了朱祁钰这里,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朱祁钰怅然的说道「那日胡少师胡淡跟朕聊到了胡元百年时间,就说到了一件事,在这百年时间里,读书人们皆往和林,如同朝圣一样,比如一个叫虞集的汉人在朝廷的准许下,前往了和林。「
「在诗词中,在他的眼里,和林是富庶比于都会,士有不次之擢,贾有不资之获,而侥幸之民争趋之,如此模样的大同世界。」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绝对不可能单独存在。军事保证了政治的稳定,而政治的稳定决定了经济的好坏,物质基础又决定了文化兴衰。
当军事无法保证政权之后,文化上就无法自信,就会觉得和林这种穷的掉渣的地方,是个大同世界,是他们的地上神国。
高皇帝、文皇帝为何十三次北伐,文皇帝更是亲征了五次,最终还死在了亲征的路上?
因为高皇帝和文皇帝,争的是大明的天命。
这份天命争到了,可是子孙不孝,没能守住它。
「说这些就有些远了,时光
荏苒,当下说起胡元、北元、北元汗廷还有现在的元裔,朝臣们莫不是以北虏或者蛮夷代称,和林也不再是大同世界,而是穷山沟沟。」
「咱们自然很难理解,当年的风气和风向了。」朱祁钰摇头说道∶「但朕从来不觉得,岭北之战有错。」
「兴安,取堪舆图来。」
兴安知道陛下要什么堪舆图,从御书房里推出了一张巨大的堪舆图放在了偌大的议事厅内,这张图,是大明已经探明的世界。
欧洲已经有一部份被探查标明,而非洲的慢八撒也在堪舆图之上。
朱祁钰站起身来,抽出了支架上的长杆,点在了和林的位置上,手一划指到了地图的边界位置说道∶「从和林到喀山,一共就六千里地,远不如当年唐朝时候,长征健儿们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