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陛下是个好人啊(2/8)
个德高望重的讲筵学士给流放到了永宁寺,和李文这两相对比起来,只能说,雷霆雨露皆为君恩了。
廷议在李文案之中结束,朱祁钰再次前往讲武堂坐班,今天的讲武堂,四处都是张灯结彩,早上起来就有人在打扫庭院,将内外收拾的干干净净,一片落叶都看不到。
因为太子从今天起,将会在讲武堂旁听,成为讲武堂中的一名学员。
朱祁钰来到讲武堂的时候,就看到了大皇子崇王朱见济和稽王朱见深二人,他们二人早已入学,他们在等着太子前来,而后带着太子参观整个讲武堂,拜访讲武堂的祭酒等一众。
太子就是太子,太子对君而言就是臣,但是太子对其他任何人而言,都是君,两人是亲王,是臣,即便他们是哥哥,他们也得等着。
而站在朱见济和朱见深身后的是身高马大、沉默寡言的养子朱愈。
太子入学,即便是朱祁钰不喜欢排场,汪皇后已经尽力安排让礼部少点排场,但仍然是声势浩大,甚至泰安宫深居简出的吴太后,都来到了讲武堂为太子入学见礼。
吴太后就是朱祁钰这个邮王的生母,邮王登基之后,母凭子贵成为太后,但是吴太后和孙太后不同,吴太后从来不干涉朝政,甚至连泰安宫的事,一如邮王府那般交给汪皇后处置。
朝臣们等闲看不到吴太后抛头露面,除了在过年过节大祭的时候,才能见到一面。
吴太后之所以深居简出,主要是担心自己给儿子惹出麻烦了,毕竟吴太后的出身是汉王府罪眷。
京师也有传闻,说邮王
朱祁钰并非先帝宣德皇帝亲子,乃是当年汉王府汉庶人之后,是先帝爷有好生之德,留下了汉王府一丝血脉。
这个传闻传的有鼻子有眼,时间地点人物清楚,甚至还有血书、信物等等细节。
这个传闻,在朱祁钰没有登基还是邮王的时候,就流传甚广,等到朱祁钰登基称帝后,这传闻已经发展到证据确凿,众所周知的秘闻了。
朱祁钰懒得理会这等流言蜚语,吴太后本身就有些怕事,就更不敢多说一句,生怕越描越黑。
倒是另外一位太后,住在宫里慈宁宫的孙太后,听到这种传闻罕见的给礼部递了话,让礼部和五城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