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2/7)
,大家心里都有数。
若非御制银币彻底把草原脆弱的财经事务破坏的一干二净,若非大明的商贾搞出了卖身契买卖,若非大明皇帝的农庄法接纳鞑靼逃民,若非鞑靼诸部的台吉们朘剥过甚,若非大明百战精兵的京军陈兵北古口,脱脱不花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跑去京师献上盟书。
说是盟书,其实不过是降书耳。
所以皇帝这么多的手段,哪一个和仁字沾的上边?
但是场面话还得在场面上说。
罗炳忠笑着说道:“其实捕鱼儿海之战后,大明太祖太宗皇帝都曾经册封过鞑靼诸部诸王,仅瓦剌就有四王,完全是因为元廷变汗廷。”
蒙古南下,入住中原,这是仇怨,没个说法,没法向天下人交待。
这份仇怨,在捕鱼儿海之战后,大明报了仇,元廷被打掉了帝号,不敢称帝,以可汗自居,这件事才能过去。
罗炳忠继续说道:“土木堡天变殉国六十六卿,至今未曾加封,至今所有文臣武勋,皆为罪臣,其后皆为罪臣之后,罢爵的罢爵,褫夺恩荫的褫夺恩荫。”
“二十万京军、近三十万的民夫、宣府、大同两镇之地,近百万百姓尸骨累累,京师、山外九州户户披麻戴孝。”
“土木天变,在我大明还没过去,也没个说法。”
“也先若是东归,陛下势必要讨個说法的,陛下不讨个说法,就没法给天下人一个说法。”
“阿剌知院,你觉得大明会不会出兵?”
冤魂长嗟叹,陛下心病犹在。
罗炳忠并不知道在聚贤阁御书房内,就有土木堡阵亡将士文臣武勋的灵位,陛下每年八月十五都会祭祀,哪怕出巡都会戴在身边。
但是罗炳忠还是精准的猜到了皇帝的心思,毕竟陛下不是一个难懂的皇帝,也不是一个难猜的人,陛下什么性格,基本上都是一清二楚。
陛下一刻不敢忘记仇恨、忘记历史,因为忘记等于背叛。
大明也没有忘记。
罗炳忠的话虽然拗口,但是阿剌知院听的明明白白,是威胁,是定心丸。
威胁,就是大明对瓦剌余恨未消,要是阿剌知院不知好歹,破坏大明王化鞑靼之大计,那他阿剌知院就是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