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农庄发展三十二条纲要(4/7)
过往的基础上,需要持续、稳定的推进。
朱祁钰和于谦聊了很久关于农庄法未来五年的计划。
确定了大约三十二条农庄法发展纲要。
谷</span>“武清侯,这些农庄里,可是有义勇团练的,管理他们是一个千头万绪的工作,尤其是遴选他们入京营服役,也是件大事,这些事就有劳武清侯了。”朱祁钰对着石亨说道。
石亨俯首说道:“臣定不负陛下之期许。”
石亨松了口气,他还以为瓦剌人跑了,大明又要开始兴文匽武了,搞得他很是紧张。
可这种担忧并没有发生。
陛下依旧在农庄里养了无数的义勇团练,这些都是大明的兵源。
其实在石亨看来,农庄法的义勇团练的素质,甚至比南衙一些卫所的军卒还要强。
兴文匽武也是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南衙那边的兴文匽武更加严重,沿海巡检司的败坏,简直是骇人听闻。
朱祁钰笑着说道:“即便是没有瓦剌人也有山贼流匪,以及野兽啊,维持一定规模的义勇团练,是很有必要的。”
石亨和于谦对视了一样,农庄的敌人,除了山贼流寇野兽以外,还有乡部私求的缙绅。
陛下不知道吗?显然,陛下把缙绅们归到了野兽那一类。
毕竟不干人事,不就是没有良知和仁义,可不就是野兽吗?
朱祁钰结束了这场奏对,开始了一日的忙碌。
会试在预期之内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朱祁钰拿到了丘濬的答卷。
丘濬这个琼州来的学子,独占鳌头,获得了会试第一名。
朱祁钰看完之后,连连点头。
儒家生命力之顽强,超过了朱祁钰的预期。
丘濬显然是幻想家,他关于大同世界的梦,和管学不谋而合,主要就是财经事务、利柄的使用。
但是丘濬吸取了景泰二年科举失败的经验,这次他不再讨论财经事务,而是讨论君主天德王道之标准。
翻译翻译,就是君主论。
丘濬并不空言道理、心性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不讳言功用、功利。
提出了对君王天德王道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