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2/7)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2/7)

 不教而诛谓之虐。

    三部联合布政司及地方有司,进行全面盘查此事,是一件长期性的国策。

    只要慢慢执行下去,只有再有人大规模私发,那就要枭首、籍家了。

    现在只是籍家,没收非法所得。

    内承运库太监林绣俯首说道:“陛下,内承运库太监们,得出每年最多可以多发一百三十余万引盐引。”

    这个数字是海专精计算的数字,是比较准确的。

    但是朱祁钰却摇头说道:“盐引事关民生社稷,尤其是涉及到了边镇粮运和盐场之事,不宜过多超发,就以查抄盐引为准,大明宝钞的例子,犹在眼前。”

    他继续说道:“朝廷超发的每一张盐引,其实都是朝廷向百姓的借贷,朝廷就是债主,我们每超发一张盐引,超发的盐引,就需要私盐场去承担使用价值。”

    “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将借贷的权力,出借给私盐盐场,让私盐盐场的窝主成为债主之一。”

    “于国不利,于民不利。”

    大明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大明皇帝。

    让私盐盐场的窝主,堂而皇之的分享这个权力,是绝对不可以发生的。

    朱祁钰必须要讲清楚,财富即权力。

    大规模的超发,必然导致权力共享,这涉及到了,谁才是大明的主人这一根本问题。

    大量超发,这不仅仅是在僭越君王的权力,也是在僭越朝廷的权力,这也是朝廷绝对不允许看到的。

    “陛下圣明。”户部尚书金濂松了口气。

    他就怕大明盐引,变成了另外一个大明宝钞,在深入的学习了陛下写的大明版国富论之后,金濂就上奏,请停超发,但是又不能不超发。

    因为盐引不超发,都拿去当货币用了,大明就没盐可以用了。

    打击了私盐盐引,却超发了数倍官盐盐引,那对盐政二字而言,是在毁掉根基。

    一点都不超发,则无盐承兑,盐屯在盐场里,百姓却看着盐价高涨,却无计可施。

    超发多少?

    查处多少私盐盐引,就超发多少官办盐引即可。

    石璞坐直了身子说道:“李贤已至南直隶,他写了很多的奏疏,其中多数都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