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二十八章 建昌板鸭(2/3)
能够既取下蜂巢,又不触怒马蜂吧?”周至笑道:“可能得给央视打电话,让他们来拍两集纪录片,才解得开这个谜。”“抛开吓人的马蜂不谈,他们的织品是真漂亮,还是从神奇的叶子上取下来的白绒搓成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李一佳说道:“而且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还是因为大凉山太闭塞了,多少好东西都不为外界所知。”“是啊,麻衣耐久,但不能保暖,火草能保暖,但不可耐久,他们将两者结合起来,造出既保暖又耐久,还容易染色的火草衣,相当有智慧。”“她们唱的歌也很好听。”麦小苗说道。“对了,阿紫你能听懂她们唱的歌吗?”周至问道。“能,他们也是说的彝语。”“我觉得这种草该叫棉花草,干嘛叫火草呢?也不像啊。”“这个我知道。”吉列阿紫说道:“虽然我们不用火草做衣服了,但用它做火绒的习惯还存在。”“把叶子晒干,这种背后带着长纤维的干叶子就是最好的引火物,特别适合用打火石取火!”周至一下就明白了。“是的,据说都不用晒干,只把背后的毛毛收集起来就能打火。”“诶,这么一说好像是见土子日这么玩过。难怪要叫火草了,漫山遍野都是,这可比随身带引火绒方便多了!”“这个应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吧?”黄瑞山和李一佳这段时间在帮着老赤日整理毕摩洞资料,现在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肯定是要算的。”周至点头:“可以给州里提提建议,凉山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宝库,还不能只把眼光落在彝族非遗上,这随便停车一打听都能遇到俩!”进了德昌县城,汉人便变多了起来,路边上出现了不少卤味摊子。除了卖卤味,每个摊子两侧还挂满了撑成平板一样的鸭子。周至口水就流了下来:“嘿嘿嘿,停车,买好吃的!”“啥好吃的?”“建昌板鸭!明清两朝都是贡品啊!”德昌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养鸭,至唐咸通六年蒙诏立建昌府,德昌属建昌府地后,这里的鸭子就被叫做“建昌鸭”。“建昌板鸭”是用建昌鸭制作而成的,后经沈万三收集、整理成一整套的制作流程。明清时期建昌板鸭曾被列为贡品,其美名也流传于民间,其制作工艺由沈家代代相传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板鸭这玩意儿其实蜀中到处都在做,比如夹川就有,不过以前周至很不爱吃,因为这玩意儿又咸,又干,又柴,还有一股鸭子是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