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五十八章 蜀纸渊源(3/3)
称号的时候,蜀中已经流行起这类‘皮纸"了。」「蜀地最早的造纸作坊群,因需从麻纺织业接收废弃麻料,故主要建在纺织工匠、作坊集中的锦江河畔至浣花溪一带。陆游在《剑南诗稿》中就记述,浣花溪南岸‘居民皆以造纸为业"。苏轼亦曰:‘成都浣花溪水,清滑胜常,以沤麻楮作笺纸,紧白可爱。"」「麻纸胜在厚重,皮纸胜在轻薄。」「因此厚重的麻纸适合写诏命、抄小楷、制作长期保存的书卷,若用于日常书法练习,显得过于奢侈,毕竟同等重量下,麻纸的张数要少得多。」「所以,作为麻纸的一种廉价替代品,皮纸也培养出了一批特殊的拥趸。随之而来的,就是书法家们的字写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草。麻纸特别适合表达书法意境。」「此外,雕版印刷术也同样在唐朝开始萌芽。制作卷轴和折子偏爱硬、厚、韧的麻纸,印刷却恰恰相反,薄纸更适合雕版拓印。」「于是蜀都的工匠们又发现了木芙蓉树皮的替代品——构树皮,以应对越来越大的皮纸需求,制造这种纸张最好的匠人,都集中在蜀都正南的广都。」「广都就是双流,古代广都与蜀都、新都合称为古蜀国之‘三都"。隋时为避炀帝杨广名讳,取左思《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才改名为双流的。「广都东有龙泉山脉可采取构树皮,西南则有岷江水可用。因取材方便,水源甚好,到了唐末,‘广都皮纸"已经非常有名了。」39314383。。...(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