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都市言情>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五百二十五章 菜系起源(2/3)

第五百二十五章 菜系起源(2/3)

腊肉拼盘的又是好几种。」「调料更少了,奶,油,酥,蜜,应该还有酱和盐。」「手法就是煎煮蒸烤炸,以及纯冷盘。」「这已经是到了顶的宴席了。」「蜀中在当时的确是有游宴之风,不过从《东京梦华录》里记载过宋人在汴京城开设的「川饭店」来看,菜品不过是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几种。」「那书里的这个川饭店,怎么就能够确认是最早的川菜馆呢?」老李问道。「因为这里提到了燠肉。」周至笑道。「燠这个手法,就是将肉、鱼以盐和香料腌制之后,入油瓮予以保存,这个做法直到现在在川中依旧存在,就是着名的「油肉」,「坛子肉」。」「很显然,这几样菜品更像是快餐店的风格,不是大席。」「这可有些出人意料了。」费观说道:「我们蜀中号称美食之区,原来在唐宋之时,还属于美食荒漠?」「其实也不能这样说,那只是和现在相比。」周至笑道:「不过晚清以前,蜀中饭馆,俗称叫做「锅锅眼」,就是几排炉灶摆上几十种烧菜,客人随到随添那种。」「而宴席多是从乡间坝坝宴发展而来的,主营也是「三蒸九扣」,菜品都在大蒸笼里,客人来点几个扣到晚盘里,加上前菜凉菜和后菜时蔬泡菜,也能成席。」类似小馆子直到现在也满蜀都都是,众人想想的确也是如此,不由得点头。费观问道:「那我们蜀中菜系,是如何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啊?」周至说道:「说起来啊,还是蜀都人喜好游宴之风带起来的,不过却是在北方的宴席的格局标准引入到蜀中之后,让蜀中人打开了眼界,之后将这个菜系发展到了极致说形成的。」「清末的蜀都也流行宴请,不过当时高档的宴席,都是大户人家的家厨或家属自办,很多家厨家属都有一手好厨艺,这既是「私房菜」的前身。」「清道光以降,自办方式开始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包席消费,即委托专业的包席馆上门承办宴席。「请客何须自设馔,包来延席省操烦。」这首竹枝词反映了当时成都的包席消费时尚。」「这种宴会不是贪图食物,因此主人设宴请客的地方,不再局限在家里,更加讲究的是环境。这就是宋风的传承。」「清末的成都,延宴之风盛极一时,无论是官府公宴还是民间私宴,无论是定期的节令宴、雅集宴,还是随意的野宴、游宴,都盛况空前。一批专业承办延席的包席馆,也随着延事的盛行应运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