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煤矸石山(2/3)
让煤矿复产,哪怕把刘长卿崩了,我都同意。”
张嵩笑而不语,示意高建新跟上,不要错过了这次能表现的机会。
煤矸石山非常的高,应该超过了七十米,因为还需要不断的往下倒料,所以还有一条斜长的简易路。
刘长鹏充当司机,开了一辆陆地巡洋舰,一脚油门就冲到了山顶,笑盈盈的帮着厉元朗拉车门,同时嘴里介绍:“这座煤矸石山是最高的,也是最大的,应该有七十三米,旁边两座只有三十来米,比这边小了很多。”
厉元朗站在山顶往周围眺望:“七十多米,都快赶上二十多层的高楼了!”
“那一座煤矸石山的旁边,就是沙土河吧?如果连续下暴雨,造成那座煤矸石山滑坡,把沙土河堵上,河岸两边的百姓,可就要受苦了!”
崔玮觉得机会到了,立刻补了句:“那时候,东山煤矿的罪过可就大了!毕竟是你们的煤矸石山滑坡,才酿成这样的灾祸。”
“市里肯定会追责,说不定省里也会让你们承担责任……”
崔玮这样说看似指出安全隐患,实际上是为了贬低煤矸石的价值。毕竟用这个东西修路,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刘长鹏眨了眨眼睛,不明白这番话的意思,但他依然顺着说:“对对对,崔乡长说的有道理。县里的环保局,也提出了,让东山煤矿对煤矸石山进行治理。”
“我们这边高度重视,会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尽快消除这个隐患……”
这番话乍一听,好似很诚恳,但细琢磨却充满了敷衍。
高度重视!可行方案!尽快消除……
这些词都是好词,但凑到了一起,大概率组成的结果就是敷衍。
厉元朗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蹲下拿起一块稍小些的煤矸石,故意对着崔玮说:“崔乡长,你看这料子,也蛮结实的,你能不能帮帮东山煤矿?”
崔玮眨了眨眼,她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但却依然顺着厉元朗的意思:“大家都是朋友,你说怎么帮?只要不违反原则,我一定出手相助。”
厉元朗指着沙土河旁边的煤矸石山说:“既然这两座煤矸石山,既不环保,又有安全隐患,我倒有个不成熟的法子。”
“你把土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