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卫鞅(3/5)
忍不住想,“如果楚悼王没有提前死去,会不会也被臣子们围杀于宫室之中?”
因此,
面对变法,
有的诸侯决心不畏艰难,
有的诸侯则是选择了“不管死后洪水滔天”,继续歌舞宴饮,享受着人生的美好。
而卫公训,恰恰是后者中的佼佼者。
还没有等公孙鞅向他阐明变法需要做什么,卫公训便打断了他的话语,“为什么一定要变法呢?”
“如果用财宝去贿赂强国,应该可以让强国不来欺凌我们吧?”
公孙鞅年轻气盛,对卫公训的反应十分愤怒,“国君怎么可以这么软弱呢?”
“我卫国乃是武王弟康叔始封,传承至今,已经有数百年了!”
“难道国君忍心让卫国的社稷,被他人夺取吗?”
卫公训无所谓的摆摆手,“何至于此?”
“寡人直接把财宝交给他们,就可以让他们不推倒卫国的宗庙了!”
公孙鞅愤怒的捏起拳头,“即便国君可以保留宗庙,可要是国家的土地被别国占有,子民被别国掠走呢?”
卫公训又是摆手,更无所谓了,“鄙贱之人,和寡人又有什么关系?”
“你是卫国的公族,吃好喝好就行了,何必天天想着这些事呢?”
卫公训反而去安抚快被气炸了的公孙鞅,然后又说:
“变法,寡人很难办到!”
“寡人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该依附哪个强国呢?如果上供财宝的时候,给此不给彼,会不会惹怒另一个强国?”
“鞅啊,你这么聪明,应该可以告诉寡人,做谁的附庸更好吧?”
公孙鞅气的说不出话,最后拂袖而去。
回来之后,公孙鞅便在自己房中发出悲痛的呼声。
然后,他又悟出了新的道理——
这世上愚昧的,需要强者用鞭子去引导的人,不仅仅有从未读书过得小民,一些贵人君主,也是需要用鞭子和木板去抽打的!
随后,
公孙鞅企图走上卫国的街头,向国人阐明变法图强的重要性。
结果卫国国人们也不是很懂他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