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421章:中南之地(3/4)

第421章:中南之地(3/4)

  在地理保护带来的怠惰下,

    是诸夏三大国中,最为弱小的。

    可处理一下当地那些远望近观都不似人的猿猴,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样一来,夏人就要和汉人在那边直接争起来了?”

    在汉朝设立郡县中南之后,自然往交趾那边,迁移了许多民众,以巩固大汉在当地的统治,稳定诸夏的根基。

    显而易见,

    汉朝的策略,是通过以交趾为踏板,辅之开辟出来的,从长安出发,跨过横断大山和澜沧江,一直到达夏国的西南丝路,慢慢的影响到整个半岛,从而将之全然收入囊中。

    只是夏国那边,

    对临近的巨大半岛,也是早有图谋的。

    在西南丝路得到正式开辟以前,

    当其强盛,收纳东西两条大河时,夏国朝廷便曾派人沿着恒河一路东去,越过高大山岭和茂密丛林,探索那边的情况。

    夏人的步伐一直延伸到半岛的中部,那名为哀牢国的地方。

    当时,哀牢国主有感于夏国的繁荣和强大,还派人跟随使者,并周边一众邦国和部落蛮夷来到夏都,对夏国进行朝贡,学习这里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夏国朝廷也不辜负他的主动和好学,派遣了许多人过去,传播王化的荣光,加强诸夏世界南部的“朝贡体系”构建。

    可惜,

    在那位略通人性的哀牢国主死后,新继位的国主对夏人很是不满。

    他同这些看上去跟自己很不一样,目光还总带着蔑视神情的家伙理所当然的爆发了冲突,掀起了“驱逐非法夏人”运动。

    但如竹君子们已经将自己的根系扎下,不是他可以轻易刨去的。

    在临近夏国的地方,

    夏人仍旧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些城邑,繁衍出了不少后代。

    就像最初建立新夏的祖先一样,

    他们越过若开山脉和那加丘陵之间的狭小山口后,便理直气壮的,将那里的土地视为“天赐之物”,再也不肯离开。

    这也是部分夏人选择润来中南半岛,在这里当个土大王的主要原因。

    “这个还不至于!”

    小何博小手一动,用传承自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