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19章:汉时儒(3/5)

第319章:汉时儒(3/5)

情况,并自动忽视对方充满杀气的目光。

    不过即便如此,

    诸子的纷争仍旧没有停歇。

    他们还在为了阳世的发展和未来而吵架。

    孟轲和荀况联手舌战百家,直言“天下承平,繁华日盛,当以有为代无为,正风气、兴道德、壮国家、强社稷!”

    “若再垂拱无为,天下何以一心?主枝难分,国家又要动荡!”

    而这样的言论,

    和阳世大儒董仲舒的正好相符。

    所以当蹲完牢房出来后,

    孟子和荀子就很高兴的来到阳世,打算勉励一下董仲舒这个后辈,让他再接再厉,创造儒门的新辉煌。

    直到,

    江都因为夏日暴雨,江水漫灌,影响重大时,

    他们亲眼看到——

    董仲舒穿着隆重的服饰,摆出重大的排场,出门、开坛、下跪,开始祷告上苍。

    荀况当时就惊讶的说,“这比阴阳家还离谱,比墨家还崇鬼!”

    孟轲更是忍耐不住,出面与之辩论起来。

    然后,

    两位儒门先圣便察觉到了董仲舒这个人的复杂——

    他讲究儒家的礼法,传袭公羊派的学说,

    却也重视阴阳家的五行推演,

    还额外强调“上天”的重要。

    一时之间,

    孟荀二人,都有些分不清董仲舒究竟是什么流派。

    虽然他们作为死鬼,

    是明确知道鬼神存在的,

    但儒家向来“敬鬼神而远之”,到了荀子这里,更是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说法。

    由此可见,

    儒家先贤们并不糊涂,也从不因为生活的舒适而松懈:

    鬼神的确掌握着强大的力量,

    但若是只知道依赖鬼神,

    那人生于天地之间,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要像身毒那边的蛮夷一样,忽视现世的一切,不记历史不尊祖先,只知道埋头念经吗?

    孟子和荀子,

    甚至其他百家先贤,

    更想看到“人”的力量,看到“人”的智慧,而不是畏畏缩缩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