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得修铁路(3/4)
“点火试试?”平安高兴地道,“朕看看它是如何运行的……”
好奇心害死猫,当锅炉被点燃,不一会儿,工人打开阀门,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开始往返运动,带动外面的连杆与曲轴,不停地运动,车间里发出巨大的轰轰声。
毕懋康指着连杆与曲轴,对平安说:“陛下请看,用这个带动轮子转动,就能让车子跑起来。”
太神奇了,平安围着蒸汽机转了一圈,仿佛在看一架新奇的玩具。可惜好景不长,不一会儿,白色的水蒸汽,就从阀门里冒出来,车间里顿时弥漫了水气。
“陛下小心,这水蒸汽很热,小心被烫着!”毕懋康顾不得尊卑,上前拉开平安,“请太后和陛下,到会议室休息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蔷也看出来了,阀门上的密封材料,不耐高温,不一会儿就被水节汽烫化,水节汽泄出,产生的动能降低,所以机器不耐用。
最好的密封材料是橡胶,不知道这时代的西方人,有没有发现橡胶?有没有在南洋种植橡胶树?法安大师这次去南洋,能不能找到橡胶?
能代替橡胶的树,是杜仲,但杜仲胶不耐高温,西方早期的蒸汽机,是使用石棉绳。
张蔷不知道这时代的大明,有没有石棉矿,但史书上有“火浣布”的记载,据说,这种火浣布,就是石棉纤维织成的。
“毕爱卿有没有听说过‘火浣布’?”来到会议室,法容带着怀恩,亲自用宫里带来的水,给太后和天子,还有两位大人,沏了四杯茶送上来。
倪元璐和毕懋康都习惯了,太后和陛下出行,安保是最重要的。
“火浣布?”毕懋康与倪元璐对视一眼,才低头道,《列子》书记载,‘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太后说的是这个?”
倪元璐也道:“《元史》中也有 ‘石绒织为布,火不能烧’的相关记载 ……”
不愧是读书人,博闻强记,张蔷在肯定两位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