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第66章 陈式(2/3)

第66章 陈式(2/3)

一个字,平时说说容易,真到生死关头之时,有几人能做到?刘备也告诉了陈孟自己姓名,与他聊了几句,发现果然走错了路。在黄河西边时没走错,一过黄河,就走错了。不能沿着看似平坦的道路走,要翻过两个山坎,就能直接到这片谷地。而刘备一行人顺着河边走,初时平坦,后面极为难行,然后小路七绕八绕,拐了个大弯,才到了此地,多走了好几天的路。陈孟带路,沿着关羽大军过境留下的痕迹,一路往南,到了北屈县之后,折向西南。陈孟道:“这些溪流、浅谷,皆通向汾水。汾水乃是鄙郡最大河流,自北向西南穿郡而过,汇入黄河。汾水沿岸有七八座城,皆是大县。”秦汉时黄河称为河水、大河,也可称黄河。前汉高帝刘邦封爵之誓就说:“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刘备举目眺望郁郁葱葱的群山万壑,道:“这山谷间不易耕种,恐怕难以容纳数千人吃住。郡中可有什么既可耕种,又十分险要之处?”陈孟惭愧地道:“小人不知。但听老人说过,郡中良田要么在汾水一带,要么在南部涑水一带。要想供数千人吃食,非得这两处不可。山中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多想无益,循着痕迹追上关羽便知。天旱无雨,仔细察看,大军赶路留下的痕迹很好辨认。陈孟带着刘备一行,沿着山路东行,不一日眼前一空,一片巨大的平原着展现在面前。那平原自北向南伸展,无边无际,东方隐约有起复的山峦,但应该是在近百里之外。中间有一条大河流过。想必这就是汾水谷地了。原野上所种之麦不像众人一路经过的西河诸郡的麦子那么枯黄。虽然有些蔫,但至少没有枯死。麦地里很多百姓在忙活着从汾水及其支流引水浇地。离得近的开渠挖沟。离得远的只能用木桶挑水。出了山区,官道上脚印凌乱,很难分辨关羽是去了哪个方向。陈孟等跑去与地里干活的百姓攀谈,不一会儿喜气洋洋地回来:“刘君,小人问到了,说有数千人打起经过,去白波谷了。小人也问清楚了方位,找来应是不难。”刘备大喜,道:“好!出发!”*******从安邑到白波谷一路基本上都是平原,官道平整,十分好走。郭从、卫固带着一千五百郡兵,旌旗招展,人喊马嘶,向北疾驰。所经之处,盗贼敛迹,流寇潜踪,就连一些轻侠少年都乖乖回到家中,不敢在路上鲜衣怒马、挟弓挎刀。河东是大郡,有城二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