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第35章 都兰(2/3)

第35章 都兰(2/3)

于意外。且渠吾除了霸占蒲兰黎外,还对蒲兰黎为昆健句呼所生之女昆健都兰起了心思。后者因年龄幼小,又有蒲兰黎竭力保护,才幸免此劫。卜律投关羽后,受到重用。关羽见他骑射娴熟,在牧奴中也有声望,便将他提拔为都伯,辖五十骑。卜律感激涕零,至少表面如此。有野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量力的野心。杨沛评价卜律“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然能正视自己,是个人物。关羽对这等人,向来敢于使用。王方不就是此类人么?王方凶恶跋扈,最开始只是佩服关羽勇武,并未归心。如今相处数月,见识到关羽的神勇、公正以及在义从军中越来越高的威信,已心悦诚服。王方不仅在公众场合对关羽俯首帖耳,在私下也将关羽奉若神明。他自认为关羽之下第一人,除了关羽,谁都不服。时势造英雄。王方在董卓旧部中算不得一流人物,论能力是不如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的,但在关羽麾下屡战屡胜,自信上升,武力及统兵能力都是水涨船高,现在已不弱于李郭等人。谁说平庸就不能成长?王方在从庸将向猛将进化。谁说奴隶就不能心怀壮志?卜律就是个有志向的奴隶。关羽不来,他作为奴隶跟随且渠吾征战,冲杀在第一线,可能会立功受赏、脱离奴籍,也可能时运不济、死在某座城池之下。当丘荣找牧奴谈话时,卜律主动出击,与丘荣一拍即合,甘愿当托,抓住了机会。杀今论曲鹿、脱出奴隶身份后,卜律主动向关羽献计:“且渠吾亲信及大姓贵人已被杀光,阻挡关公掌握投鹿部的障碍已被扫除干净。但胡人对关公虽然畏惧,并没有太多亲近之意。前任渠帅之女昆健都兰,年纪虽幼,却天性善良,不论是对普通牧民还是牧奴,都有恩惠。大家对她的处境,一直心怀同情。若关公将她娶了,并好好待她,必然有助于胡众归心。”这计居然与丘荣不谋而合。对卜律所说昆健都兰之事,关羽没有盲信,派了丘荣、刘密去多方打听。丘荣等回来报告,情况确如卜律所言,竭力劝说关羽纳昆健都兰。关羽让丘荣去问昆健都兰之母蒲兰黎的意见。蒲兰黎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婚事,但要求公开操办。杨沛、丘荣都赞同,认为可以借喜气冲一冲战时及战后弥漫的血腥气。一番繁琐且热闹的流程下来,关羽帐中便又多了个秀美少女。胡人也多了些归属感——这神武如天人的关公,成了族人的女婿,那就是自己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