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咱慢火炖,丞相便是朕的磨刀石!灭国之战,生死存亡,箭已在弦!(3/5)
的悄然进行。
大批的粮草军资,都在源源不断从各州运往邺城,洛阳,宛城,江陵等地屯集。
中外诸军也以各种借口,向着各城集结调动。
身在洛阳的众武将,也在不断的离开京城,前往各城为开战做准备。
箭已在弦,旦昔将发!
…
长安,秦皇宫。
高坐龙座的曹操,正眉头紧锁,审阅着手中那一道名录。
那是他推行九品官人法后,各州郡中正们推举上来的第一批“贤能”名录。
名单上的这些名字,曹操都不感到陌生。
这些人多为秦国四州声名远扬的士家名士,早在他尚未称帝之时,对这些便已早有所闻,甚至生平都已了如指掌。
这些人在曹操看来,除了个别沽名钓誉之徒,夸夸其谈之徒外,大多数人确实乃贤能之才,可为他所用。
一下子得了这么多人才,曹操却着实高兴不起来。
原因有二。
这几十名中正官们推举上来的贤能,基本全为士家名士,出身寒门之人只有一人。
这无异于对天下人释放出了一个明确信号:
从今往后,我曹操只用士家子弟,不用寒门庶族。
大秦朝的大门,将只为士家倘开,寒门庶族休要前来自取其辱。
这同样也意味着,他奉行了十来年的“唯才是举”政策,就此为他自己全面否定。
“这些士子,皆乃豪杰俊才,既然是依九品官人法推举上来,尽皆量才任命吧。”
曹操将名录扔在了龙案上,微微拂了拂手,语气中似乎带着几分不情愿的意味。
接着,他重新拿起了另一份帛书,眉头转眼已凝成了一字宽。
那是来自于汉国的最新情报。
情报中将汉国首次科举,什么乡试会试,以及刘备主持殿试,钦点襄阳人马谡为状元的细节…
以及汉朝九州,士家寒门们参加科考的踊跃,对汉廷及刘备的拥戴爆涨…
诸般情报,皆详写其中。
这才是让曹操高兴不起来的真正原因。
看到这道情报的第一时间,曹操就知道,这场争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