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九百六十一章 锐卒来了,青天就有了!(3/8)

第九百六十一章 锐卒来了,青天就有了!(3/8)

等遵旨。”沈鲤、高启愚、李长春出班俯首领命。陛下对西班牙有了考成,一旦西班牙破坏环太商盟的成立和稳定运转,那么西班牙将会从友邦地位降级,如果西班牙没有,或者无力破坏环太商盟的运转,那就仍然保留友邦地位。高启愚并没有归班,他俯首说道:“陛下,臣有奏疏。”高启愚上了一本很长的奏疏,关于极乐教的奏疏。高启愚真的去过倭国,对于极乐教的起源、发端、壮大到现在的浩浩荡荡,他有着大明士大夫所没有的认知,他亲眼见过。他长时间和长崎总督府、大阪湾守备千户所沟通,详细的剖析了极乐教的教义,并且给出了一个结论。极乐教必亡。高启愚见陛下看完了奏疏,才端着手说道:“纵观寰宇之下,宗教、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集体,无论何种方式的斗争,都有相互的妥协,在宗教中,表现为宽恕和救赎。”“当一个人,从反对者、异端的身份,转变为拥趸身份的时候,宽恕和救赎就会得到展现,宗教里叫做皈依,政治上叫做归化,比如归化城的三娘子,愿意遵从王化的北虏,老挝的刀揽胜和刀示恭等。”“但极乐教没有妥协、宽恕和救赎,无论迫于什么样的原因,当你转变身份和阵营,也就是投降的时候,极乐教只会要求你反思,反思,反思!”“无论多么信誓旦旦、痛哭流涕的表达了自己过去的错误,极乐教徒也只会要求反思,更加强烈的、更加深刻的、更加悔恨的展示你的反思,并且为这些反思行为,付出更多的代价。”“投降本身是为了减少要付出的代价,是为了止损,比如丰臣秀吉签署了《京都条约》,换来了大明的撤兵,大明只占领了矿区,没有消灭他的幕府,投降是为了减少付出代价和止损。”“但是极乐教不是如此,他们只强调差异,只塑造对立,不追求任何的和解和共存。”高启愚用俗文俗语完整的叙述了极乐教必亡的逻辑。投降极乐教的结果,就是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的付出代价,不断的自我削弱、自我惩罚,投降也要继续付出代价,不能止损,那为何还要投降?倭奴虽然失去了世俗的欲望,但是换到了干活就能吃饱饭的权力,这对倭奴而言就是止损了。但是极乐教,不允许投降。如此下去,极乐教一定会引来广泛的反对,是自掘坟墓。“所以丰臣秀吉的妥协,只会换来更大的羞辱,最终还是要走到武力围剿的地步?”朱翊钧合上了奏疏,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